励五行属什么?
1.《左传》有“在军为阵,在朝为官”的说法; 2.甲骨文的“辛”字被解释成战鼓的象形,因此有学者根据此说主张以“辛”为辛字的本字,而把“戎”“成”等以“戈”为偏旁的字读作xīng(今音兴);这个假说的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但至少在商代已有“兵”或“戎事”的“兵”的概念,因为《诗经·小雅·六月》中有“薄伐猃狁,以圭征”的句子,这里的“戎”就是军队的意思,同时还可以看出当时的战争是以打制兵器(如戈、圭)为凭证来确定功绩和赏赐的(《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伐纣时“载火斧斤,蒙鼓鼗”,大概也是这一制度); 3.“兵”字的金文写法与“”字的甲骨文字体相似,而且《尚书》中的大部分篇章都采用“成”字来记录“兵”的概念,所以可以认为在古代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早期使用“成”表示“兵”的概念的现象是存在的(参看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第490页对“戍方鼎”铭文的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版); 4.秦统一六国后,规定“战”“成”通用,但在古书中往往还是用“成”表示军队,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会诸侯兵凡八百馀人咸东徒”就写作“会诸侯兵八万人咸东徙”。可见当时仍保留用“成”来表示军队的旧制。
5.西汉初年沿用秦法,至文帝十二年始改“成”为“卒”,从此形成了汉代以六百人为一屯,四屯为一营,三营为一师,二师为一旅,二旅为一师的军队编制体系。 “伍”指五个人组成的步兵小队;“两”指由五个伍组成的小堡;“卒”是汉代的基层军事单位,一百二十人(一说七十人)为一卒。 6.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队”一词,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定型并取代了“兵”的地位成为军队的主要概念,其含义大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人民武装力量”;“军队”的组成部分除了正规军外,还包括常备军(也称作“正兵”)和番役性质的辅兵,以及战时征召而来的义兵,这些军人分别被称为“士”、“卒”、“厮养卒”和“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