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字五行属什么?
古人把天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叫四象,每象包含七个星宿;东方七宿叫苍龙,西方七宿叫白虎,南方七宿叫朱雀,北方7宿为玄武(即龟和蛇)。根据这种宇宙观,人们又认为地球上的山川湖海与天上星宿相对应。如昆仑山对应昆仑丘(又称玉女关)在西北方;渤海对应北海;鄱阳湖对应井(一说是彭蠡泽);长江对应黄河等。 而《史记·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前三星悬,后三星逐之。”这里所说的三垣,其中心的天极星即紫微座,也就是北极星。因此,以紫微、少微、太微三垣对应皇帝、诸侯、卿大夫。而北斗七星是斗魁、斗杓、斗魁、斗柄组成一个巨大的勺子形状,斗柄所指的方向即为春夏秋冬四季之所在,同时也指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季节,所以将北斗七星分别命名为魁、杓、壁、璇、玑、权、孔七颗星 这样便有了“七政”“九星”之说。所谓七政指的是日、月与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这七政之中又以太阳、太阴最重要,被称为“阴阳二仪”。
中国古天文学对日月星辰的称呼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月亮被称作为月神,而太阳则被称之为日光。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谓,至今已无人知晓了。但据史书记载,早在虞舜时期,就已经用日、月来指代太阳、月亮,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古代天文学家都是皇家贵族,所以七政或九星的五行属性也就与皇家联系在一起。
《汉书·律历志上》记载:“七政者,日月五星,日月谓阴阳也......凡五星,两出斗、分阴阳。五月五日生,阳极,故两出;十月五日生,阴极,故不出。七月七日生,阳有馀故不出,一月七日生,阴消阳故两出。十一月八日生,阳衰故不出;三月六日生,阳复故两出。此阴阳消长之分。辰星,阴精,冬至在子一辰,至春复散,故曰辰星。”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七政是指太阳、太阴、火星、土星、木星、金星与水星七种天体。而这七种天体的五行属性分别为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木、阴木与阳金。从这段文字看,似乎七政没有固定的五行属性,而是按照不同的月份来划分五行的,但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首先,无论是哪一种五行学说理论都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五行不可能按照某一个时间段的变化来进行改变;其次,既然“两出斗、分阴阳”,那么就应该只有两种五行属性才符合阴阳互生的原则。由此可以断定,古代的七政一定是有五行属性的。但由于史料不足的原因,我不敢轻易的下断言,只能提供一些思路给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