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保健是什么?
中医理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位于中间,只有阴阳平衡才能生命不息。而五脏之中,心属火、肝属木、脾土、肺金、肾水,心火在下,肾水上行,阴阳交接,循环不已。这是中医基础理论之“天人相应”、“阴阳平衡”的具体体现。 而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乃至毛发肌肤,无一不是由五行组成或相生相克。因此古人将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称为“五脏”;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恐”并分别对应五脏的功能活动,称之为“五志” 中医根据这五个方面把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毒、食积、痰饮、瘀血”等五大类,采用中药和针灸等方法予以治疗调理,即所谓“五行治病”法。
由于现代科学已充分证明人的心理、情绪甚至性格可以影响健康,所以古圣先贤的“五行治病”观,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医学指导价值。 例如,古人认为“心火”过于亢奋,易出现烦躁、失眠、口舌生疮等症;若遇“心火”不振之时,则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等症。现代医学指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支配的。其中,脑干网状结构上的核团对精神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核团可以分为若干功能区,其中有些区就有调节情志的作用。
又如甲状腺素可调节心脏收缩能力,促甲状激素可调节糖、蛋白质和无机物质代谢,这两类物质都有其五行属性,其在体内发生异常变化时,也会出现像古代中医学家所描述的那些病候,如心悸、心痛、烦热、消瘦等。 所以说,了解“五行治病”的道理,掌握“五行治病”的方法,对于我们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合理用药、科学饮食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