洧五行算几画?
“行”在字典里只有两画,但“行”的繁体字“行”是三画,所以名字中这个字是三画的。 那么为什么五行的“行”是两画呢?因为“行”的简化字是由“彳”和“干”组成的。
“彳”的古文字形如下所示: “干”的文字演变如下(图中依次是“甲文”“金文”“小篆”) 由上图可知,“行”的繁体和简体的字形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笔画多少的问题 即,“行”的繁体字多两画,而“行”的简化字少两画。
此外还有更妙的,由于“干”的第一笔是竖,并且和后面的笔画相连,因此按照现在的拼音输入法是无法输入“干”的,必须打“gancn”才出现“干”字。 而“乾”字就可以用“gq”或者“jacn”打出来。 如果把“行”字中的“干”换成“乾”,那么名字就变成了“洧乾”!是不是很妙?! 不过,我查了一下古代姓名学书籍,发现这种情况古人也有遇到,他们的处理方法是把中间的“走之”去掉,变为“洧乾”,这样姓氏的笔画数变少了,但是名字的笔画数没变。
比如《姓名文化百科全书》中就收录了宋朝宰相王介甫的名字“王安石”,他的名字就是这样写的。 另外我还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中间一横加到上面,变成“行乾”。虽然这样名字的笔画多了,但是姓氏的笔画数还是不变的。这个方法比较笨,但是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