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五行代表什么?
甲,天干之首;子,地支之首。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在五行中的首尾部位最能得到体现。古人将干支的首尾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等,用来表示一年的岁次,如《尔雅·释天》:“年有四时,时配五行,故春分属木,立夏属火,芒种属土,小暑属金,立秋属水,寒露属木。”又曰:“冬夏两至,阴阳合度分。冬至属水,立春属木……霜降属水。”
可见古人把每季的第一个月作为本季的始点,而把每年最末一个月作为本年的终点,以此循环往复。每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月,所谓“旦迎寅”,也就是甲子元年正月初一,这一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历的开始。
一年之中以子时最为尊贵,因此一天之中以子时最为宝贵。一天之中,子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此时一阳生,万象更新;一日之中,子时阴阳交替,阴阳各半,此时一夜中最短的一夜来临,阳光开始普照大地。 一年之中,冬至阴极盛,小寒一阳升,至此,阴极阳复,万物始生。所以,甲子年是阴阳交接,万象更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