傃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认为“傃”的本意是:“向、日,日出东隅。从日,素声。” “向东”之“向”(xiàng)有“朝向、向着”的意思; “太阳”“东升西落”中的“日”都是“日光”的意思——这两个意思都跟“白”相关。 但是“向日”,除了与阳光相关的颜色之外,还有“靠近、接近”的意思——“日向”就是“朝太阳”(靠近)的地方。 所以,这里的“月·素”应该是“向”的异体字。“月·素”组合应该表示“月光”,引申为“白色”——这个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了。 那“月·素·日”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中有一个“曰”的字形变化: 上半部分“口”下面加一横,变成“月”。 这意味着“月·素·日”应该是“旭日”之意。
“旭日”是什么意思呢? 金文字形为“旭”的金文: 像初升的太阳。 小篆字形为“旭”的篆书: 仍像初升的太阳。 也就是说古文字中的“旭”是“初升的太阳”的意思。 为什么要强调“旭日”的“旭”是“初升的太阳”——而不是“夕阳”或“正在上升的太阳”呢? 因为“旭日”在古人的生活中最重要,使用频率最高!
《说文》的解释是“旭,旦明日气也。” 就是说“旭”是早上(日出时)的“日光”——这跟现代汉语基本一致。 那么,“月·素·日”意思就是“旭日”或者“清晨的阳光”——这就是一个描述早晨的单词啊! 比如早晨的“日出”叫“旭日东升”; 早晨的“云雾”叫“旭日祥云”——这里“旭日”代替了“日出”。 古代的“朝霞暮烟”里的“旭日”也是指“早晨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