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五行是什么?
“道”字的五行是土。 但这个土,与地支中“辰”的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五行。 所以,说“道”的五行属土,就是很不准确的。 事实上,“道”的五行,属于“形气”和“阴阳”五行的复合体——它是先天后天的结合。 在《说文》中,“道”字的解释是这样的:“道,所行之径也。从辵(chuo),导声。” “辵”的意思就是指步行。所以,“道”的字型,其实就是“走在前面引路”的形象文字。 用现代的文字学理论来解释,“道”字形体的部首,即“辵”,属于“形旁”;而整个“道”字,则可以视为“声旁”。所谓“形旁”,就是表示这个汉字具体形体的结构部件;而所谓的“声旁”,就是这个汉字的读音部分。 “道”的“形旁”是“辵”;它的“声旁”则是“导”。这两个声音,在古代是同音的,即“dào”。
用现代的语音学来看,“道”的声旁“导”,是一个带有舌上音色彩的阳去声;它的形旁“辵”,则是一个带有喉塞音色彩的阳去声。按照“同声相应”的原理,它们拼合起来的读音,就应该是一个带有喉塞音韵尾的阳去声调,读作“dòu”。 这个带有喉塞音色彩的后缀,其实是一个“浊上归去”的声母+介音“i”组成的复辅音声母——也就是“d'o”。 这种带后缀的阳去声,在现代普通话里是很常见的,比如“豆、兜、抖、陡、岛、稻、倒、捣、岛、蹈”等等,皆属此例。
那么,“道”的读音,就应该是“dòu”。 但是,由于上古的入声已经消失,所以“道”的读音,应该是一个阴平声调“dao”。 但是,古人造字的时候,是有意把一些意义相关的字,安排在一起作为偏旁或部首的。也就是说,“辶”旁的各个字,其本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追、随之字”。 可以推知“道”的本义,应该就是“走路”或者“徒步”的意思——这恰好与“步(bù)”字的含义重合了。 既然“道”的本义即是“走”,那么它就必然具有“动”的意义。“道”与“止”、“行”二字,在古代常常相互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