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和事业相关吗?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哲学体系中本来就没有“五行”这个概念(中国古代的“五”指代的是五种颜色、五个方位等等);其次,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关于“五行”的说法很多都是来自于古代算命相面的书籍。这类书籍由于属于民间学问,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流传下来的版本参差不齐,其中的内容也多是来自儒家的《周易》或者道家的大部头著作如《道德经》《南华真经》等,其中夹带着一些相面或者算命方面的经验之谈。
因此现在的“五行”说已经杂得很了,很难说得清它究竟来自于儒家还是道家,或者是二者融合而产生的。 然而,无论“五行”的概念如何而来,它既然能延续下来,就说明它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很坚定地否定封建迷信的影响而走向科学的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中诸如“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观念对我们后代的影响——它们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人在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而“阴阳五行”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维。“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古人探索自然规律而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
“阴阳五行”作为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中医的理论中,人的体质有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之分,各有其临床表现特征,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状态。在中医看来,人体是宇宙的自然缩影,是人体小宇宙,要维持这种自然的平衡就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因天序而行,应四时而立”。 除了中医之外,“阴阳五行”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说,古人把世界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又各包括两个季节,这样一年共八个时节,它们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除了四季,古人还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是一阳生、一阴生,如此循环往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仅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的状态,同时也是保持人体阳气的舒展、阴气的充足而达到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