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午是火吗?
“五行”,简言之,就是五种物质的作用和属性。它们是指:金、木、水、火、土。 五行学说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观察,将它们归结为五类,并赋予这五类事物以属性。这样,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便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归纳法找到的宏观世界的一般性规律(即元素周期律)。这种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它是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普遍方法之一。 五行相生相克,其实就是指这些元素的生克关系。因为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相生就有相克;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五行之间不是单向作用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对多关系。
十二地支具有对应关系的五个天干,便是阴阳五行中的“十神”: 甲木对应寅木,乙木对应卯木——甲乙属木 丙火对应巳火,丁火对应午火——丙丁属火 戊土对应戌土,己土对应未土——戊己属土 庚金对应申金,辛金对应酉金——庚辛属金 壬水对应亥水,癸水对应子水——壬癸属水 大字天干:甲丙戊庚壬——阳干 五行为:木火土金水——阳 乙丁己辛癸——阴干 火土金水木——阴
天干地支,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在十二支和二十四个节气的对应关系中,午对应的是夏至,冬至起为子。从冬至到夏至共六个月,从夏至到冬至也是六个月,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是对应的(子对应冬至,午对应夏至;冬至起每月一个地支,以此类推到午即三个月后)。冬至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新周始气,从冬至子月到下一个冬至共十五个月。从冬至子月到午月是三个月,按照木→火→土的生成次序,子和丑配木,寅和卯配火,辰和巳配土,午月当然为火。
在天干和地支的五行配属中,天干是成对成对来配属的(甲和己对,乙和庚对,丙和辛对,丁和壬对,戊和癸对)。在地支的五行配属时,以十二支中的四个中气所配的五行属分别来配属,这四个中气就是春分(在惊蛰和清明之间)、秋分(在处暑和寒露之间)、芒种(在小满和夏至之间)、白露(在处暑和秋分之间)。所以十二地支中,寅、卯、辰配木;己、午、未配火;申、酉、戌配金;亥、子、丑配水(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十二地支中,辰和戌分两个五行,辰为土和水,戌为土和金)。当然,午在十二地支中,其五行是火。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地支和四时的配属中,子对应冬季,午对应夏季。从农历子月(十一月)到辰月(正月)是十二个月,辰月是仲春之月,辰配土,午配火,所以辰和巳是仲春之月和孟夏之月,辰月为三月。
综上所述,在十二地支中,午月配火(夏至);在四时中,午对应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