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的五行属什么?
酱,从肉从酱。《说文》曰,“酱,醢也”,谓以米醋、糯米为原料,发酵而成。古人用酱很讲究,先酿后煮,即先做成醪糟(也叫酒酿),再用各种调料煮成。《齐民要术·做酱法》云,“做酱法:用清酒浸糯米一宿。次日,上甑蒸熟透,用布囊沥干汁。于热锅内,先下黄酱油拌炒微沸,次入清酒、椒、姜汁,拌匀收膏。又,先以熟猪油拌炒,次入清酒、酱油、椒、姜汁,亦妙。”可见古代的酱油、食盐都是要加入酒的。
唐时还有“清烧酒”,大概和现在的白酒一样,是蒸馏酒。宋代以后,制曲技术和酿酒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烧坊”,所产酒品叫“烧酒”或“烧字号酒”;明代,人们已经能造出多种口味的烧酒,如“甜烧酒”、“枣烧酒”及“木樨(桂花)烧酒”等;清代,随着高粱的种植面积扩大,北方普遍采用“麸炒”工艺,南方则多用“泥窖",制造出了“老白干”和“茅台酒”等。 关于酒的阴阳五行属性,古代没有定论,众说纷纭。南宋朱熹主张“酒为阴”,理由是酒味甜。明人顾元庆认为“酒阳”,理由是“其性燥烈”。清雍正帝认为酒属“阴阳调和之物”。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确定哪种说法更准确。 不过,如果只考虑酿造过程的话,那“酱”应该属于“阳”。因为“酱”的制作原料主要是豆类,经过“伏晒”“翻糙”“入窖”等流程之后变成“酱香”。其中,“翻糙”“入窖”等工序多有微生物参与,且最后得到的都是颗粒状的产品,类似于阳。
但“酱”最后经加热浓缩制作成膏状,类似阴。所以,“酱”应该是一种阴阳平衡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