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字五行属性是什么?
“峄”,是形声兼会意字。《说文》作“”。从木,邑声。本义是指峄山,又指峄县。 《诗经·鲁颂·閟宫》:“沂汶之阜,泰山乔岳。惟兖州乎,思圣伯焉。立我烝民,莫匪尔极。如松柏之茂,如圭璋之洁,容则秀雅,礼则恪恭。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其中的“乔岳”就是指的峄山,亦称“乔岳”、“邹岳”。
《汉书·地理志》载:“薛郡,故薛国。……有上党冠冕之称。”“峄”,即此处的“薛”。应劭注曰:“峄,山名也,在鲁国。”唐代颜师古注则云:“峄山,今在兖州奉高县东十里。按:峄山亦名邹山,盖鲁国之山,故得邹之名。”“奉高”即汉代之奉高县。唐代范成大经行山东时,也曾记述了峄山的雄姿:“邹峄山高数十仞,峭拔突兀。上有九峰,状如莲花。”“邹峄”或“邹岳”,其实就是今天的峄山。它海拔110.4米,为泰沂山脉东南端。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峻峭而景色秀丽。山上松柏苍翠,古迹遍布。山中有晋王恺石室、北魏道武帝避暑台及遗址等,还因古人刻石记事,留下了众多摩崖石刻。
“峄”还能表示一个地名——“峄县”,秦代属薛郡,汉代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晋代归属南兖州,南北朝时期属北兖州,唐朝武德四年(621)置峄州,天宝元年(742)改建为安州,至德二年(757)复称峄州。五代十国时,杨吴升峄州为莱阳府,北宋时改称莱州。元明两代设兖州府,清代属济宁府。清末置峄县,隶济南道,民国初划归鲁西道,1928年废道存县后属山东省直属县级单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