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五行为歌?
“什么是五行”,实际上这个问题相当大也比较难解释清楚。 五行这个词其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或影响的;同时这种哲学又是一种系统论的思想,即由一个整体而分出部分来研究各部分的属性特点及彼此之间关系从而得到对整体的认识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功能等分为五大类,并赋予它们特定的性质:
一、木曰曲直——木具有的生长、升发的特性,因此木形的人有仁慈、温和、孝悌、顺让的特点;
二、火曰炎上----火具有的温暖、向上的特性,因此火形的人有热情、礼貌、爽朗、豪放的性格。
三、土爰稼穑----土具有的长养万物的特性,因此土形的人诚实宽厚、笃厚踏实。
四、金曰从革---金属具有的肃杀、清肃的特性,因此金形的人刚毅、果断.
五、水曰润下一一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所以水形的人聪明、灵活、应变能力强等特点,但意志不坚定。
在五行学说中,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两个方面,用阴和阳两者之间的相对斗争,用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 所以五行说中的每一行都有其对应的阴阳属性:
1 木曰曲直:生之制也,故木型人秉性柔和,能屈能伸。
2 火曰炎上:长之说也,故火型人性急雄辩。
3 土爰稼穑:化之说也,故土型人体重信实。
4 金曰从革:收之说也,故人型人多感情丰富,意志坚强。
5 水曰润下:藏之说也,故水型人数虑周全,沉着冷静。 根据以上特征,判断人的外貌形体属于哪一行,即可得出该人的性格趋向是阳性的还是阴性的了(一般来说阳代表外向、外向、主动、进取,女性则相对阳刚;而阴性的是内向的,含蓄的,退守的)。 但这个理论并非完全符合实际,因为影响人的性格的因素很多,而且一个人的内外兼修的话是很难轻易被辨别的。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一下的就是五行只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不是世界的本质或者说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我们不需要去探究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五行这些东西,只要知道在古代人们是怎么看怎么想就行了。 最后提醒一点就是五行相生相克不是简单的谁克谁的问题,而是指互相促进或是制约的关系。比如当木旺之时就会克制火,而此时木却依赖于火,也就是说火可以生木,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相生了。而当火过旺的时候便会生土使火弱下来,此时土又会抑制住火,使得火势减弱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这便是五行相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