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五行属什么?
古人所谓的“炼字”,是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诗眼、警句,都是在炼字过程中形成的,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立意、谋篇、布局和全篇的气势色彩。 古人把词句的锤炼分门别类地称作“对句”(对偶)、“琢字”、“炼字”、“琢句”、“点铁成金”等,这些说法虽有不同的侧重,实质上是相通一致的;所讲的具体手法虽有区别,但在实践中往往相互交错运用。因此我们在探讨它们时不能割裂开来。
一、对仗 对句即是对偶,古人称对仗为俪语或骈语,又称对偶或对偶句,就是两句相对,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形式工整的对子。 诗歌中的对仗有两大特点:一是要求上下两句必须结构相近才能相对;二是要求出句和对句的内容必须具有内在联系才能相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对”。 “意对”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联之中上下句各为独立意思,但它们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一上下相连,互相配合;另一种是一联的上句与下句不是就同一个话题说的,而是上句提起一个话题,下句围绕这个话题说开去。这样,在一联之内就有了总提、分述之分。前者称为“虚对实”、后者则叫“实对虚”。如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是典型的“虚实对”。此二句中“春潮”“雨”皆为实景,而“野渡”“无人”“舟自横”“自”均为虚景,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给人以美感。再如杜甫《绝句四首》之四中有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前两句以“两个”“一行”对举,后两句又以“千秋”“万里”呼应,这就构成了完美的画面,使人读后感到赏心悦目。这种对仗的方法在古代被称为“对偶”。 对偶是诗词的一种修辞手段,它在表现内容和意境的同时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和传播,所以被历代诗人所重视。 在诗歌创作中,为了语言上的对偶美常出现“以文对文”的情况,即在用典时为了符合对仗的要求也常常采用这样的方法以求得语言的整齐美。但这种做法有时会导致内容的晦涩、生硬,因而也不宜滥用。
二、炼字 炼字的目的是为了使诗句更精练,更准确,更形象,更优美,能更好地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首先,要选准字面。这是炼字的第一步。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字面才谈得上进一步的锤炼。 其次,对所选的词语进行细致的推敲,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字义的提炼,另一方面是对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 1.化深为浅 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都比较通俗,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难解的道理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比较专门的术语来表达,这些概念、道理就称之为哲理。但是,由于哲理本身的内涵往往是抽象难懂,而且容易使人产生厌倦之感。因此,在诗文中使用时要尽量加以变化,使之通俗易懂,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2.化平为奇 一般说来,人们都喜欢新奇的事物,讨厌平淡无奇的东西。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开一些常用词语,多用一些新鲜的语言,这样才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化直为曲 直抒胸臆固然是一种好的写作方式,但它往往给人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难以打动读者。如果能将这种直言抒情的写法进行曲折变化的话,不仅能使语言活泼,还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化抽象为具体 以具体的形象来描写抽象的感情,可使感情表达更为形象感人,从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比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中就用了这个办法。像“白发三千丈”(李白《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望庐山瀑布》)都是利用夸张的手法将无形的、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的例子。
5.化陌生为熟悉 陌生感是指人们面对某些事物时产生的距离感和畏难情绪。当人们觉得某件事物非常陌生时,就会感到困惑不解,产生畏惧心理。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新奇的事物更是如此。在诗文中如果使用这种陌生的语言,就会产生令人费解、晦涩难懂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尽可能地寻找一些熟悉的材料、熟悉的语言,让它们充当媒介,这样就能降低陌生感的程度了!
6.化静为动 对于动态的事物,无论是人或事总是比静态的事物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兴趣和理解。同样,对于静止的对象如果能赋予其运动感也会大大增加它的魅力。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用动词或形容词来表现那些本来没有动的物体或事情。当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掌握分寸,过火了会适得其反的。
7.化曲为直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平直的语言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对直陈其事的文章也不太感兴趣。但如果能将平直的语言加以修饰美化之后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话那么他们就会乐于接受、喜欢读了。为此,我们可多选用一些曲笔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写思念故乡时可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经典名句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三、炼句 古人写诗作赋讲究用句妥帖、自然、精炼、华美,也就是常说的“句律”。 句子是否妥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看它在全篇中所处的地位;另一个是看它与前后的语句有没有关系以及关系如何。这里只介绍后者。 一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