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字几笔五行?
“佐”的笔画是7画,五行属性是金 。 汉字中的“左”、“右”等字,如果按繁体字写入,则均为七画;而简体字的“左”和“右”,则均只有六画。因此用简体字写的“左右”两字,其五行属性应为金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原因就在于繁体和简体两种汉字的字形不同。 而这个字形上的区别,实际上是由古文字的写法演变而来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左”字,在战国文字中写作(如图),其中“工”的上部有一点,而现在的“工”字,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避讳皇帝的名字“嬴工”而改动的(如图)。现在我们的“左”字,其实古字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左”字了。 同理,我们现在看到“右”字,在战国文字中也写作(如图),其中的“又”字,是一点也没错的。而现在我们的“右”字,则是秦一统天下后所改文字(如图)。这同样不是古文字中真正的“右”字。
以上我们所谈到的“左”字和“右”字,都是秦朝统一天下以后的文字。而在秦一统天下以前,“左”字和“右”字又当如何书写呢?我们知道,秦以前我国的文字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字体。其中小篆是秦丞相李斯借鉴古人笔迹所创。而大篆则是西周金文、春秋战国文字的直接继承者。 “左”字和“右”字在古文字中是如何写的呢?现以“左”为例进行说明。在甲骨文中,“左”字写作(如图),显然这是一位持戈的人,他的左边有一人,右边有一人,所以“左”字从“佐”得声。而“佑”字从“右”得声,可见与“左”字结构相同。到了金文中,“左”字作(如图),形义与甲骨文类似;小篆文字中,“左”字作,与甲骨文相比,只是左边的人臂膀和手消失了;而大篆中,“左”字作,已接近现在我们写的“左”字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左”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字形,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每次都是一边倒的简化。那么“右”字是不是也是这样写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右”字在古文字中也是一边倒的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