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五行属什么?
从五行的含义来讲,一般认为: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这里并没有把数据列入其中(其实也不是没有,比如《尚书•洪范》就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说法),所以如果依照这个来给数据五行定性的话,数据是“无行”的。 那么是不是说数据就没有属性了呢?也不尽然!在古人看来,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样基本元素组成的,这被称为五材或五元。而五材中除了“水”之外的其他四材都具有形态可感知的属性(其实这里的“形”也是狭义的,指固体)。
后世一些学者就认为数字也具有这些可视化的属性,即“数亦为象”。如《易传•系辞传》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之说,这里的“五十”和“四十有九”就分别被视为阳数和阴数;而《礼记•月令》也有“征纳布粟,始起宫室,制度可观”之语,这里的“六”就被视为阳数等等。 这种观点发展到宋代就被整合到理学的体系中了,朱熹就说:“阳奇,故以九言;阴偶,故以六言。……若大衍之数,五十五字,则天地之数也,阴阳刚柔,相生相制,运转无端,这数却怎么说得尽?”……“五行之数,只五字,乾坤之象却在里面了。”(《朱子大全•卷一百二十一•答周南叔》)
于是,数字就兼具了阴阳两性的色彩,这是与其他四行显著不同的。如果说阴阳五行可以代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的话,那么数字就是阴阳五行在数理上的象征。正如《易传•说卦》所言:“数中有气,谓阴阳合德,天地交泰。”“数中有象,谓五行流行,八卦流行。” 当然,这只是儒家的见解。另外,道家对数的理解又有所不同。如《老子•第四十三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二、三似乎并不具有阴阳的性质。《庄子•天下篇》也说,太极“以无有为首,以混沌为体,以冥寞为衣,以虚无为室,……则阴阳莫能偏废。”这里的“一”似乎也没有阴阳的特性。所以道家的“一”与儒家所说的“一”恐怕并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