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什么五行属性?
“宛”字是个会意字,其古字形像屋中有台,台上有人。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宛,曲也,从宀,从欠。”说明“宛”的字形演变过程是: 而“欠”就是“伛”的初字。古人建房,一般都有正堂和左右偏厅(厢房),正堂高大雄伟,而偏厅较小。 “欠”字本义就是指人身体前倾,头靠在手臂上休息的样子。由此引申出“不足、不够”等义。
由“欠”引申出的“屈”,原本的意思是指身体弯曲(不直),所以有个词叫“腰斩(弯刀切腰)”;这个“屈”还有“使弯曲”之义,比如说“屈臂”“屈膝”;另外,因为“膝”在“腿”的最前端,所以有“首屈一指”“翘首”等词。 “宛”字的金文字形就像一个人侧身而坐,头部倚靠在手指上。这说明“宛”的本义就是“曲折”或者“窝曲”。
后来才引申出另外一些意思来。比如“婉转”“蜿蜒”“委婉”“宛然”“宛若”“宛延”等等都是“宛”的延伸义。
关于字,我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 字的五行属性是两个字相加的五行属性和偏旁部首的五行属性决定的(比如木火)。 但有些特殊的情况也有例外,那就是这个字在某个词组中出现了,它的五行可能不同。 比如说“山”字,它是个形声会意字。本义就是山的形状;从山,表示与山有关。所以山本身的五行应该是土、金或者水的属性(根据其字形和读音来的判断啊!别问我有没有根据哈!)。可是“山高”这个词组合起来呢?就变了,变成了土和水组成的属水了……这是由两个汉字在一起形成的新的字来决定的。至于为什么“高”是水而“山”是土或金的五行呢?因为“高山”里的山是动词“高出”的意思。那么“高于”“比高”“登高”“高山”等词语中的山都是形容词性用例,这时候这个字(音)被赋予了一个新意义——表达“升高”、“前进”这样的意思。这时的五行归属就变成了火的属性了——“上升的火气”嘛,哈哈~ 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个别情况下的特殊处理。
另外我还想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名”(人的名字)最好是三个字而不是四个字,最好是人名的最后一个字是五行属水、木或火的字。如果人名叫“王林峰”的话他的名字就会增加一个土的能量场。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我只是认为这样更好更吉祥而已。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