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五行属什么?
“邹”的繁体字是“鄒”,由“艹”和“走”构成。 “草”部属“艸”字头,用简体的“艹”表示也可以。 “走”部,古文字写作“辵”,《說文》中解释为“乍行乍止也”,也就是“之”字的意思,因此用“辶”作部首的字都从辵。这个“辵”现在简化成“辶”了。所以“鄒”字的结构应该是“艹+辶”。 而“邹”的普通话读音是zōu,这是形声字的读法,以“俎”为形旁(古代“俎”与“邹”同音)、 “周”为声旁。可见,普通话中的“邹”字,其实是两个部首合成的复杂字形。
而古代的“邹”字并不是这样复杂的形声字,而是一个指事字,由“艹”和“祖”构成。其中“祖”字上面的一竖代表一束稻草,下面的十字是指事符号,意思是用一根稻草把种子点燃烘烤,使种子发芽出苗。本义就是“播种” 、“种植”。《说文》中对“邹”的解释即为“種菽稻也”,意思是种植大豆和水稻。
“种”的本义也是“植物子粒在土里生长”,《庄子·天下》中有“万物皆种也”的说法;引申指“生物繁衍”、“生育”,《礼记·中庸》有“万物统御”的句子。这些意思,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古文字。 由此可以看出,“种”、“殖”、“栽”、“培”等汉字,都与“邹”字的本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