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五行属于什么?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先给出答案吧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历代医学家总结的阴阳学说的具体运用,更是现代中医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更是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本科教学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所以,它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现象。由于自然界是由各种物质构成的,人体也是由精微物质(蛋白质)组合而成的,五行的运动变化就必然体现在自然界和人体上。
比如,春天来了草木发芽生长,这是木的运动;夏天天气渐热,地面湿气蒸腾,这属火的运动;长夏湿热,土性润而下陷;金旺于秋,草木凋零,这属金的运动;寒风萧萧,草木变枯,这属水的运动;天地初生,冰封雪飘,这属水的运动…… 当然,五行不是指五种具体实物,而是抽象化了的五种物质运动状态。同样,五脏也不是指具体的器官,而是指功能上的五个生理结构——“心主血脉”“肺主肃降”“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蓄水与排泄”等。
在五行之中,木火土金水有着不同的属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分泛滥。木代表生,火代表长,土代表蓄,金代表收,水代表散。在一年四季中,春升,夏长,秋收,冬藏。在天文学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对应了木火土金水五行的上升或下降的位置。在人体五脏之中,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反之亦然。在生理情况下,各个脏腑之间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保持着动态平衡。而在病理情况下,这种平衡被打破,产生了心肝火旺,心脾气虚,脾虚积滞,肺燥伤阴,肾虚水泛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