堬五行是什么?
“堬”字,《康熙字典》记载,读音同“虞”;但《现代汉语词典》则记载,此字无音义,应为错别字。经查,“堬”出自《清实录·世祖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原句为“奉旨 …… 将前明太子府邸赐与胤礽居住,其园中之建筑,命胤礽于宫中择佳处移置。至第三日,始知太子所居之屋系太祖皇帝旧赐物,名为‘育王’。”“育王”的“育”字,正楷写作“峪”,行书则作“堬”。又查,在雍正、乾隆年间纂修的《陕西通志》及道光年间的《咸宁县志》中,“育王池”均记作“俞王池”或“禺王池”(参见图1)。可见,“育”字作“峪”或“堬”皆正确。 但“育王”中的“王”字,在《康熙字典》里却只有一个读音和一个意思,即wàng,第一声,指“古代诸侯君王死后,子孙继续祭祀祖先的墓庙”。然而,这个意思显然不能用来指称“明朝太子”。
于是我又翻检了其他典籍。在明代高弘图等人著的《春秋讲义》里,“育王”的“王”字有两读两解: 用朱熹注解的《春秋》文本,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在公元前489年攻打卫国的都城”。根据这句原文判断,“王”字应读做wèi第二声,解释为“统治”。但是,这个注释与“王”字的另一解似乎矛盾——因为前面已经解释了“经”中“侵卫”的“侵”字;且“侵”字属于侵略入侵之意,而“伐”则是攻伐的意思。如果“王”字读做wèi第二声,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应当是“齐国进攻卫国都城的城墙”,这与“伐”字表示的意义更接近。所以,“王”字不读wèi第二声,而读作fá第一声。
在明代陆元禧编纂的《文义类编》里,“育王”的“玉”字也作二读二解: 这段注释中,“兴戎”的“兴”字有两个读音fiāng和xìng,前者指“起火”,后者指“兴盛”。可见,这里的“王”字应该读fá第一声。 但是,在明代刘侗、于奕宜撰写的《帝京景物略》里,“育王”的“主”字只有一个读音: 这段文字的原文是“西为圆静寺,……又西为古育王寺……”,可见,“育王”的“王”学就是yù第四声。 以上诸书所录诸条,或谈义理,或述史实,或者描述景物,说法虽各不相同,但对“育王”的“王”字所标注的读音和解释却大体一致。我可以断定,“育王”的“王”应该是yuò第二声,意思相当于“君主”、“君王”。这是“王”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读音和意思。用这个读音和意思来理解《康熙字典》中的“王”字,一切就都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