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代表五行什么?
一、黑色的含义 黑色,古文中又称为“玄”或“缁”。《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 “锦缋(huì)朱紫,玄黄之色” 的描述;《庄子·天下》有“墨离坚白同异相应”之说。这些记载中的“黑”“缁”和“玄”,指的是深色的丝织品。可见,古人眼中的颜色与今天的色彩体系是不同的。我们今天所说的“黑色”在古代是有一个专有名称的——玄色。 在五行中,木火土金水五大元素彼此相克相生。而黑色属水,与水相克的是火,因此黑色为水,同时黑色还具有木的特性。在五行学中,木的性质是生发、条达,火的特性是炎上并具有文明之象。黑色的内涵被解释为“水曰润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作辛,木曰曲直作酸,土爰稼穑作甘”也就是说,五行中的水具有滋润向下流动的特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性质,金具有变化锋利的特征,木具有舒展生长的特质,土具有承载四方的功能。
二、五行的代表人物及方位 五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中央:黄帝 东方:太昊伏羲氏 南方:炎帝神农氏 西方:少昊金天氏 北方:颛顼高阳氏 五行所对应的人体部位是: 中:脾 东:胆 南:小肠 西:肺 北:肾
三、中医理论对颜色的应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就对色彩的应用及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五色令病状”——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惊怒悲忧思恐寒。 《素问·五脏生成篇》还指出: “是故春气在毛,夏气在皮,秋气在肺,冬气在肾……是以春病血溢脉其,夏病臭如糜,秋病皮肤枯,冬病小便淋。”
这是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导致的皮肤外观变化的规律。同时也指出了四季病变的颜色特点:春季出血,夏季发黄,秋季皮肤燥裂,冬季小便清长。 中医学还用五色配五脏的方法,指导疾病的治疗。《灵枢经·五色》中说: “青欲如苍碧,赤欲如朱,黄欲如橘黄,白欲如鹅羽,黑欲如漆。如是者,五脏不受邪矣。”
这是指五脏有病,应结合五色判断其性质。如果五色异常,可以协助诊断疾病。五色还可用于预防保健。《黄帝内经》中强调: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应该遵循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运用适当的养生方法,合理饮食,作息有序,不过度劳累,这样才能保持形体的健全和精神的旺盛,以达到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