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五行归属什么?
关于五行的归属问题,《尔雅·释天文第五》“星纪,岁星。”李巡注引东汉王充《论衡·难日篇》作“五星随天而行,日月逆行,当星辰之间,其行缓;当列宿间,其行速。故曰‘五星如拱辰,月行之疾’者,言十二月建与五星会聚于辰也;‘五星如旋车,日月之行速’者,言十五日一周天而五星复会于辰也。”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云:“(木星)其行疾,一日止行二十八舍。”“(土星)其行迟,一日行一舍。”“(火星)其行疾,一日行十二度。”“(金星)其行速,一日行三十度。”“(水星)其行最速,一日行四十度。” 另外,古人发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月亮也在绕地球运转,且两者运行轨道都是椭圆形。为了计算上的方便,人们将月亮运行路上距地球最近的点称为“近地点”,将月亮运行路线上距地球最远的点称为“远地点”。随着月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规律,月亮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或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途中,有“合”或“冲”的现象发生——此时月球和地球各自的公转速度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月球受引力作用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或者小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从而产生“超朔”或“逆朔”现象[1-3]。 为了描述上述运动过程,古代科学家创造了“朔”、“望”(后称“满月”)、“晦”、“弦”(后称“新月”)等词汇。
《周礼·春官·保章》即记载了古代天文学家所定义的“朔”——“祀昊天上帝则致其朔而奏衣冕。”郑玄注:“朔,月始生,日在东壁七度,谓之初朔。”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说,这里是将月球运行路上的“近地点”称为“朔”。 唐代孔颖达疏《周礼·春官·保章正》:“今之朔气,是阴盛阳微,故寒气自外而入。古所谓朔,今之时月,正是古之朔气。”这里指出,古人所说的“朔”其实是阴盛阳衰时出现的景象——“朔气”。
至于农历初一新月时,太阳、地球、月球排列成一条直线,但这时月球表面黑暗的部分一直延伸到太阳附近,因此不能看到月光。《诗经·豳风·七月》有“八月晦日的月出”,说明农历八月末的“晦”,是指新月初升的时刻。 以上对“朔”、“望”的论述,均指光秃秃的月相。然而自然界的月相并非总是如此单调——当月球运动到“近地点”附近时,它受到的引力作用最大,因而产生的向心力也最大,使月球具有了“绕地高速运动”的特征。此时,月球的椭圆轨道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成为它的“近地点”。这样,我们便有了两个“近地点”:位于轨道“近日点”的“左近地点”和位于轨道“远地点”的“右近地点”。
由于“右近地点”比“左近地点”更靠近地球,因此当月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至“右近地点”附近时就会产生“超朔”现象:月亮的光亮部分几乎可以延伸到整个圆面。不过这种现象十分难得,需要14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出现一次。与之相反的是“逆朔”,它是发生在“左近地点”附近的特殊月相,意味着月光可以被拉长到整个圆面——这一现象每32天左右就能发生一次。 在上述所有月相中,只有满月(望)时月亮的光亮可以达到整个月球表面的1/3。其他所有的月相,都只能是月亮黄经处于某个临界值时的短暂状态,月亮都被浓密的灰色阴影所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