飏五行属什么?
《说文》云,“颺”字从手、昜声。“揚”字今天作“杨”用,本应读作“炀”,古音亦作“楊”。《说文·杨字条》云,“楊”字从木、昜声。《爾雅·釋木》稱,“楊”树謂之“楊”。《詩經·小雅·伐樹》有云,“場圃東西,其楊其柳。”
《集韻》注曰,“楊”字今俗作“揚”。可見“揚”之本字為“暘”或“煬”。《玉篇》云,“揚”字又作“陽”。《廣韻》則云“揚”本作“煬”。可見唐代之前“揚”與“煬”相通。 “陽”字《說文》從“昜”聲。段玉裁注云,“《漢書》:‘昭帝即位,陽武侯田千秋薨’,師古曰:‘陽者,明也。’” 按“陽”之本義當为“明亮”“清麗”之意。《大爾雅·釋天》稱,“元亨利贞,陽氣著爲明矣。”故有“陽明”之稱。此義後世多用“陽光”“陰陽”表示。 而“揚”之本意則是“飛揚”和“發揚”“顯揚”的意思。所以“揚”字既用為人名(如明朝太祖朱元璋幼子朱檀的名字就被叫作“揚基”),也有時候用作动词,有進一步發展的意思。例如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中就有“出而揚於王侯”的句子,這裡的“揚”就是“傳播”“宣揚”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