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五行属于什么?
“辉”字在现代文字学里,归入五行的“火”部。 但在古代的文献中,这个字的归属却有不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本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对自然规律的分类。后来五行被引入哲学领域,并逐渐与天道勾连在一起(《庄子·秋水》中有“此天地之数,阴阳之象”之语),成为我国古代宗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土,金,水為四季;火爲一炁,生於春季。”(见《吕氏春秋·孟春纪》)。
也就是说,在哲学上五行并没有作为五个独立的属性而存在,它代表着由春至冬5个季节的更替。每个季节都包含着一个五行属性,叫做“季气”。随着季节的变化,“季气”也在不断地变化,它们间的顺序是:
春季——东方少阳相火
夏季——南方骄阳真火
长夏——中央湿土
秋季——西方凉金
冬季——北方寒冷水气
这种哲思中,没有火的方位,也没有所谓的属性。因为“火”只是一个节气。
只有当“火”气过于旺盛的时候,人们才需要给它找一个发泄的通道,于是火向就产生了。但此时“火”的性质已经变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概念,它的位置和强度都被局限在了某个范围。所以才有了“南焰”或“西南焰”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