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多叫明珠好吗?
《黄帝内经》里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明智的人养护身体一定会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不使自己受寒邪暑气伤害;不让自己情绪有大起大落,保持心平气和;不让自己过度劳累,合理安排休息睡眠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这样就能防止邪气侵入,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相互配合,六腑互为表里,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们共同协调作用,使人体内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如果人体内部这个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内外环境失去平衡,各种疾病就会发生。 中医把这种由于内外界因素导致的疾病称为“病邪”,它包括自然界山川河流、昼夜晨昏等外界时间空间的影响,以及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人为因素。这些因素一旦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其中,外界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六类:(1)风邪,(2)寒邪,(3)暑邪,(4)湿浊,(5)燥热,(6)温毒。
在六类外邪中,有一类叫做“燥邪”。其症状为皮肤干燥,口渴欲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为什么皮肤会干燥呢?《内经》里解释得很精妙——“五脏化五气,以荣五脏,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原来,人的五脏能够化生出五种不同的气机,通过经脉输送到体表,滋养五脏六腑,肺气的功能正常了,皮毛才能润泽。但是,当人体受燥邪侵害时,肺气不得正常宣发,津液不能正常滋润皮肤,人就感觉皮肤干燥。
现在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熬夜。夜间,阴气最盛,阳气开始沉睡,而子时(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阴气达到了顶点,此时阳经开始运行,阴气渐衰。如果不能按时就寝,就等于强迫阳气工作,而阴气却得不到补充,久而久之,阴阳失衡,百病丛生。所以,古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其实是强调胆经工作规律的重要性——睡眠养胆,子时养肝。
另外,现代人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出现心烦气躁的情况。如果心情总是处于焦虑状态,心火就不能下潜,从而灼烧肾水,造成心肾不交,导致失眠、耳鸣、腰酸、盗汗等阴虚火旺的症状。 要去除这些外在的致病因子,保持机体的内外平衡,我们首先应该学会的是“避”,即避开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其次才是“治”,即治疗已经患上的疾病。古人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