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的五行是什么?
《说文》云:“原,平土有高者。”故原字从土、元声。 许慎说的其实是不正确的。古文字中,原字像一土堆之高起的样子。《楚辞·离骚》注引《说文》曰:“原,除地也。”可见,所谓的“平土”是说土地被铲除后显露出来的样子,而不是指土壤本身。也就是说,原指的是经过人工整治的土地。它可能是由整块土地分割出来做园圃用的(参见孙诒让《籀书》六);也可能是用来种植庄稼的(参见梁启超《中国文字学》第八篇);还可能是用来建造房屋的地面(参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总之,原是指人类劳动改变了自然面貌的土地。
这样的解释才能说得通为什么“原”是独体字,而且与土地相关的词语大都带“原”,如田园、原产地等等。 而如果是天然形成的土地,则不能用“原”字形容。《诗经·大雅·緜》“周原膴膴”的“原”就是自然形成的地形,不可人为改变。《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的“原”也是自然地形。古人把这样不能改变的自然地形称为“野”或“隰”(xí),而不用“原”字。
所以,《尔雅·释地名》说得很清楚:“陆谓之陆原,泽谓之泽原,隰谓之隰原。” 顺便提一句,现在有些地方还把田地叫作“原”,例如山西方言就把田间地头的平地叫做“原”,陕西话中也把刚翻过的土地称作“原”(参孙敬会《陕西方言语法研究》)。这些应该是古代劳役耕作制度的影响(即一家有几亩地就要种好几亩地的田),这种制度要求农民在耕种自己的那一块地时,要把周围的田地都铲一遍,以利于灌溉和耕种。这种劳作显然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因此他们用方言描述这种辛勤工作的场景时,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词——“累得慌”。山西人把“烦琐”的事情称为“原”,陕西话把“非常劳累”称作“原累”,都可以看出来这种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沉重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