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五行属性是什么?

乐宇辰乐宇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内经》说得很清楚,“南方生热”、“中央生湿”、“北方生寒”、“东方生温”、“西方生燥”、“南方生火”。 这里的五方与现在地理学上的五方是不同的;现在的五方是以北京为中的,而这里是以北极为中心;现在的四方是东西南北,而这里的是东南西北。 这实际上说的是季节。春天夏天属于南方,秋天冬天属于北,中间两方各占一半。每方各辖四季中的三个季度,每季的首月为旺月。

这样划分是因为古人观察星星的移动确定的方位。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五个节气为一个周期。每一周期的开始,北斗斗柄指向不同位置。这个指向不同,也就是节气变化了,所以叫做斗柄指方。从冬至开始,斗柄由南逐渐指向西、向北、东,到夏至达到顶端,然后开始下落,秋至达到最北,冬至再次回到最南。如此循环。

其中春秋分冬夏分别由一个中心运动造成,即北斗第一星到七星的顺次移动。这种每个周期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向不同的现象,被古人观察到并且记录下来(据说是被记录到了农历里面),形成了“斗柄指方”和“二十四节气的说法。

根据这种理论,“南”是指向太阳的方向,也就是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时候,斗柄指向南方。在“南”方向上,气候潮湿温热。 “中”则指的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温度上升,天气变得潮湿。 “北”则指的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过渡阶段,这一段的温度是逐渐下降的。 “东”则是比“南”更热的区域。 “西”则比“北”更冷的地区。 至于“中”为什么叫作“湿”呢?因为“中”就是“南”“北”两个方向的过度地带,又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倾斜,造成了冬季风(西北风)和夏季风(东南风)的差异,所以在“中”出现了降雨和云雨。

姚菀桐姚菀桐优质答主

木曰曲直:曲,曲当然就是弯曲的'意思。直,有两解,一是同曲为逆,曲则为弯,直则为伸,二者互相矛盾,又有密切联系。木无直伸,亦无弯曲;无弯曲,亦无伸展。二是通滋,木能生火。曲直合起来讲,就是伸曲、生发、滋长之象,象征木的功能与作用。

火曰炎上:炎,同焰,指火焰、烈焰,有光明、灼热之意。上,上升。炎上合起来讲,就是火向上腾越,越燃越烈之象,象征火的自然属性。

金曰从革:从,顺从。革,有两种含义,一是革去旧的,产生新的变化;二是坚,金属坚硬无比,不易折断,坚其心也。从革合起来讲,一方面指金属能够改变他物的形状,另一方面指金属受热时发生膨胀,不受热时收缩,有坚心不二、顺时而乐的秉性。

水曰润下:润,濡润、滋润。下,有两解,一是方位,在下,为下;一是向下,为下。润下合起来讲,就是水处于至下之位、滋养一切、奔流不止、百折必东之象,象征着水的润湿、寒冷和流动不息的秉性。

土爰稼穑:爰(yuan),通也,表示承接上文。稼穑,种植和收割,“稼”是指把种子撒在田间让其长出来,“穑”是指把长出来的东西收回来。合起来讲,就是生化、承载、受纳之象,象征着土的万物生成和承载之功。

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者,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五者生成并不断变化着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