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算命谁发明的?

艾雯佳艾雯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生辰八字”就是根据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测算出人的干地支,然后换算成纳音五行,这个技术已经在古代普及到民众之中了,比如《红楼梦》中就有关于这种技术的描述。 用现代知识进行转换,以公元2016年为例,农历正月为甲子月,乙未日为丙子时的干支记法为“甲午乙未丙子时”,换算成天干地支便是: 甲木属阳,代表春季的甲乙属于阳木;午火在农历每月的中午时刻,未土位于农历每月的末时刻,丙火是太阳之火,子时是午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

这样换算后就可以得到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了。 但是这种通过换算法得出的纳音五行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现代许多新派学者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理论不过是封建迷信而已。 但民间历来就有“十人九命不同”的说法,说明至少在宋代,人们就已经发现同卵双胞胎虽然命运一般没有区别,但生辰八字却是各有差异的。至于这一点是如何得出而又不被现代科学所理解的,恐怕就只能留待未来去解开了。

薛凡林薛凡林优质答主

五行算命,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术数。五行算命,是当今社会使用最为广泛,而且信士者也最为众多的中国易学分支之一。五行八字,四柱预测,四柱算命,八字看命,民间有很多的叫法,但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五行算命”!

五行算命发明者:隋朝杨筠松(术数界尊称为杨公)

杨筠松,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卒于后梁乾化元年,终年65岁。其一生精研风水,于唐僖宗乾符年间被贬,携徒(曾文辿、卜则巍、谢世培等)出走江西,从事风水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后来,杨筠松定居赣州,致力于风水术的传播,在赣南各地都有堪舆活动的踪迹,著有《撼龙经》、《疑龙经》、《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杨筠松是古代江西籍风水文化名人,堪舆学家,被后世“玄学”界尊为“祖师”,杨筠松以及他的弟子们开创的“形势派”风水,也被称为“赣派”风水,流传于海内外。杨筠松去世后,葬于赣县白鹭乡塘江村,明、清两代朝廷和民众多次修葺杨筠松墓,在其墓地周边还建有筠松宫(又名仙师堂)等。

杨筠松在被逐出京都长安南下赣南后,以赣南为中心,长期在此地的虔州、吉州、赣州、虔化、兴国、安远、上犹、大余、会昌、南康、瑞金、宁都、石城以及湖南、福建等地讲学和从事堪舆活动,培养了大批弟子,如曾文辿、卜则巍、廖应真、谢世培、刘伯温、赖文俊、明仲、李谪仙等。因此,历史上出现过由杨筠松开创的以江西赣南为中心而流布于海内外的著名的“形势宗(派)”风水流派,后人称其为以同安杨救贫为代表的“江西风水派”。后人把他们这一派称为“赣派”,他们所传的风水理论也称为“赣法”或“峦头家风”。明、清时期,赣南等地,从事地理堪舆的人很多,于是当地便出现了不少专门教授堪舆的“地理棚厂”、“易学坊”。在明代的明万历年间,赣州府南康县(治所在今赣州南康区龙岭镇)的廖应真,在龙南县的杨宅,开设了“理数堂”教授地理堪舆,培养了一大批堪舆家。

杨筠松及其弟子的“赣法”风水在明、清时期传入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并在这些地区传播、发扬光大,被后世“玄学”界所尊崇,其“形势宗(派)”风水著作被后人汇编成《青囊遗珍》一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