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音准还是五行准?
纳音和五行的本质都是古代人观测天象得出的,用来指导生活起居的。 不过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了,所以也就没有人关注哪个更准确了。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在一年中的位置变化确定农历,也就是现在的黄道日历。
通过观察月亮在一个月中的位置变化确定公历(阴阳历)。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每月都有朔望月,新月,满月的出现。 但太阳的位置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是古人难以把握的。于是古人用节气和中气来作为太阳在一年中位置的标记,形成了二十四节气。
每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跨度大约15天,平均一个节气十五天,二分秋分处,昼夜等长。每年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霜降小雪大雪立春雨水惊蛰等等都是有根据的,这是古代的物候学。 每个节气的开始时间是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的,也就是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公历计算的。但每一个节气内太阳的位置变化却不明显,所以节气内气温变化不大。每年有两个节气是立春节气,谷雨清明。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把某个节气内分成三段,每段十天,叫做“三候”每侯五天,每一天叫做一候。这样每一个节气就有五天,三个节气就是十五天。每一候有一个特征描述,叫侯应。比如小寒的侯应“雁北乡,鹊始巢”,大寒的侯应是“鸡始乳,水泽腹坚”等等,从字面很容易理解,不需要什么天文知识。这种古老的物候学知识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了,而且也没有多少人去记这个了。
随着地球公转的轨迹变化,温度逐渐升高,生物开始活动。到了某个特定时间点,温度达到某个水平,所有的生物都按同一个时间点醒来了,这就是立春。过了立春,天气慢慢变暖,大地回春,万物生长。 同样,当太阳到达某一个位置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区域的人会突然感觉不到寒冷,于是开始洗衣晒被,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一瞬间就被赋以“惊蛰”的名字。虽然天气依然寒冷,但蛰伏的动物也开始苏醒,所谓“春雷响,万物长”。
随着太阳的不断移动,气温继续上升,冰霜融化,春雨潇潇,那些冬眠的生物终于耐不住温暖,纷纷出来寻找食物,准备度过漫长的一年。 这些在古时是用词赋、古诗记录下来的,至今读起来仍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