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五行是什么?
谢邀 四知,是知道、见识、学问和友谊的合称。 《礼记·儒行》里有:“儒有四海之量……言恭则四知备矣。” 这“四知”里的每一“知”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这些丰富的内涵又彼此联系着。 “四知”里对“知识”的解释当源于《中庸》中的这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注:这里博学的“博”不是指学识渊博,而是指出身世家、社会地位;这里明辨的“明”指懂得分辨。) 而“见多识广”“学问勤中得”——你的知识和见闻都是在学习、思考、辨别并落实于行动中得来的,所以这四者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古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这样才算有“知识”。 那么有没有反过来的解释呢?也就是反过来推导是否有这样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他有这种知识呢? 其实也是有的,那就是朱熹的看法了。他在解释《大学》时说的:所谓“格物致知”,“若止要求知‘格’字义,即须反去求个‘格’字道理来。若只说‘致知’二字,却无‘格’字道理,如何去‘致’得?此却颠倒了。须知‘格’外自有‘致’,‘致’外亦自有‘格’……”换句话说,你若是不知道“格”的意思,那你就得回去求“格”的意思;但若是只知道“致”的意思,那“格”的意思自然就在其中了。
从“四知”到“三知”——从知道、见识、学问和友谊到知识和德行,其实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的知识并非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因此他们才会想方设法地让后人生知且明德。 这就像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终身教育制度一样,人要学会一生求知,学会不断更新自我认知,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拥有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