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水代表什么能量?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学说是我国祖先对人类起源、人类社会及自然界变化所作的一种原始归类,它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并不是实指五种具体实物,而是形容事物的形态和性质,或者说是一种比喻象征意义的五行。
其中,木代表的生长向上的,火代表的温暖向上的,土代表的厚重向下的,金代表的肃杀向下的,水代表的润下向上的。 所以题主所说的“五行缺火”其实是指的“五行缺水”,因为火是克水的,火太旺就会消耗水分,所以中医上就有“耗伤津液”的说法;同样道理,八字中“水多”也就是“湿重”,也会影响健康。
古人用五行来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五种基本状态。即:
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1、水,五行之一,是构成宇宙及万物的基础物质之一,是比气更为基础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下都能独立存在,是能独自存于天地间的为数不多的物质之一,具有能滋养和 收藏 、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特性。
2、水,五行之一,其性为“润下”,《尚书·洪范》指“润下作水”,其位北方。《说文解字》谓:“水,准也”,“准”有准则、法度、平直之义,是说水性至平至直。孔子说:“智者乐水”,这是说水的流动,变化莫测、包容万象的智慧。
3、水,主血脉,人体之血必须保持足够的水量,血量才充沛、循环才能流畅,才能更好地营养周身。心脏在五行中属火,必须在血水的濡养和滋润下才能有力地搏动;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的清肃与通调水道的功能必须在心血的濡养和滋润下才能正常地发挥。若人体水液不足,在内不能濡养脏腑,外不能滋润四末、皮毛和肌肉,均可出现血枯失润和四肢、皮毛、肌肉失其濡养而干燥等病变。
4、水性趋下,有承载万物的作用。如人的心血管系统是建立在心脏搏动的基础上,心脏是推动血行的动力器官;脾胃对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转输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有赖于肺的宣发和肃降;肾脏所藏的精和人体各脏获得水谷精微之气的升降出入,全赖于肝气的疏泄。因此,五行之水是万物之源,五行之火、金、木、土皆源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