棐五行属什么的?

赫连妍晨赫连妍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棐”字的五行属性,古书有不同记载。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认为“棐”字的五行属木; 南朝梁代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认为“棐”字的五行属金; 宋代苏颂等撰《本草图经》认为“棐”字的五行属土。(见图一) 那么,“棐”字的五行属什么?应该相信哪本书的呢? 其实,古代这些书关于“五行的看法,不一定准确。 因为古人把五行当成描述世间万物形态、性质的概念体系。 也就是说,在古代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把世界上许多不同的东西,都用“五行”来归类。 所以,当出现“某物属某行”的结论时,其实指的是这种物质具有这五种属性的某几种或者大部分。并不是仅仅指其中一种或者完全没有另外四种。

以水为例,它的属性就包括“润下”、“寒凉”等等,而“润下”与“寒凉”都属于水的属性,而不是仅仅指“润下”。水包含于各五行之中而不孤立。所以,“水木相生”的解释就是顺理成章了。 同理可证,“土实生金”是指泥土里蕴含的金元素通过泥土中其他元素的相互配合而最终矿质化形成黄金。而不是说泥土里只含有金属元素,不含其它元素。否则,地球上最厚的地壳会富含很多的贵金属了。

上述三本汉代以后的书籍所记载的“五行的归属”都是正确的——即“木火土金水”。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去解释五行系统而已,并没有矛盾之处。 而我们现代化学观认为,自然界一切元素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正负电荷相吸而使阴离子和阳离子永远成对存在。没有所谓“单质元素”。所谓的“金”“木”“水”“火”“土”都只是符号表述,不代表真实存在的东西。采用古代的五行学说解释现代医学发现的元素性质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代人应该相信现代科学的元素周期表及化学结构理论。而不是古人的五行学说。如果硬要用古书的五行来说明现代元素的性质,只能是徒劳。 所以,本人认为“棐”字的五行应该属于“木”。理由如下:

1、“木”对应的四季是春天,而“棐”树开花在春季。

2、“木”对应的颜色是青绿,而“棐”的木色也是青绿。

3、“木”对应五脏是肝,而“棐”的药用价值归肝脏。 “木”对应的身体状态是“条达”,而“棐”对于肝郁气滞引起的病症有缓解作用。

长孙玉静长孙玉静优质答主

文字在造字时,有的虽按六书的准绳来造,但后来文字演变,字形被假借了,与原来的形声字意义相去甚远。形声字中形旁或声旁发生变化,表示的意义相应发生了转移,我们称为改形形声字。“棐”字就属于改形形声字,“棐”字在《说文》中分别从木非声、从非木声各收一例。作为形声字来说,应从木非声为“棐”字,从非木声为“非”字。因为“棐”与“非”二字在古代为两个同音异形字。“棐”字后来被“非”取代。所以,现在“棐”字从木,木字旁代表“棐”字意义,从非声来表读音。“棐”作为家具之一,应归属“木”部。又“棐”字的甲骨文是个会意字,字形像两枚树叶左右背靠在一起,表示紧挨着。表示将薄片重叠在一起的意思。《说文》木部“棐,木数也”。“数”作为计量单位,本义为事物的个数。这里表示“棐”字是个量词,表示木片的数量。

以上所举“琴、瑟、几、俎、棐”几个字为例,均归属“木”部,表明在商周时代确有木质的琴瑟,还有几俎、棐等家具,在周代礼仪中有明确的使用记载。在西周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中,多次出现“几臣”、“几筵”、“享臣”、“琴瑟”等家具词汇,说明在商周时代这些木质家具已成为王公贵族的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之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