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乐什么地位?
先扯远一点好了,说一个关于“雅”与“俗”的问题,这牵扯到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市民文化。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文学里有个“雅”“俗”之分,比如《论语·子罕》里有:“子曰:‘雅量容众,仁也’……子曰:‘乡原(庸人)不可党也,恶乎堪!’”——这里已经隐约出现了“雅”的概念;而在《论语·卫灵公》里更是有了明确的记载:“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里的“极”就是“雅”的意思了——当然,这种雅不是音乐或文字上的雅,而是道德人品的雅,但是,音乐或者文字“风骨”的雅确实是由此而来。 我们通常认为文人文化是“高雅”的,民间的文化是“低俗”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孔子之所以认为“雅”是好的是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所谓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已经开始脱离民众,开始拥有独立的利益诉求(见《论语·季氏篇》),因此他们需要一种跟自己身份气质相符的风格来书写自己的文学作品,而这种风格就是“雅”。而民歌民谣之所以被称为“俗”,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多描写男女情爱(如《诗经》里的很多作品),或者是反映民间疾苦(如汉乐府里的很多作品),不够优雅,所以被称为“俗”。可见,所谓的“俗”跟“雅”一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跟当时的文化语境关联在一起的。换一句话说也就是,在一个社会里,如果民间文学艺术没有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平(或者说它没有被纳入到官方的教育体系中),那么它们势必会被视为低俗的下里巴人。
再说回韩国的音乐,我见过的韩文版的资料都说朝鲜族的传统音乐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是唯一的从古代延续至今的民族音乐(当然,这是指朝鲜族而非韩国)。然而,在我看来,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或者日本的传统音乐,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它们的基础都是东亚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而且,我相信,如果这些音乐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任何一门都能写出像《诗经》那样脍炙人口的作品。问题是,现在的环境能让它们这样发展吗? 众所周知,儒家讲究诗教(《礼记·孔子闲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通过诗歌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而我们现在学习的传统音乐又多是歌颂皇恩浩荡、颂扬国泰民安的作品(这并没有错,只是这样的创作不可能得到更多的灵感),这样的内容怎么能让青少年产生兴趣呢。
所以我一直坚信,只有当传统音乐融入现代生活的时候(即传统音乐现代化),才能谈它的继承和发展。否则,只能说是保存着若干古老的曲调和一些技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