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儿童怎么画?
“画”是门手艺,有技法; “相思”是个情感范畴,无定式。 想画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就要学会运用手法去表达感情。 那该如何用绘画的手法表达“相思”呢? 我们先从典故入手,看一下历代画家是如何刻画“相思”的。 王维《相思》诗意图·宋徽宗赵佶摹本 王维这首诗描绘的是深秋傍晚时刻,采莲女子荡舟于溪上,思念心上人的情景。全诗清新淡雅,意境悠远,令人印象深刻。 这幅画的作者是宋代皇帝宋徽宗。他不但工书画,而且诗词造诣也颇深。这幅画作于1107年,时年二十八岁的宋徽宗初登帝位。
整幅画面,天空幽蓝,远山巍峨,近处清溪一抹,水草摇曳。一少女乘一叶扁舟缓缓而行,神情忧思,若有所失。人物造型丰满可爱,神态温婉静谧。整幅画面宁静安祥,让人瞬间忘记都市喧嚣,进入“清风朗月,不期而会”的美好梦境…… 这是文人画中的经典之作!
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描绘的都是元宵佳节,男女相会的场景。
五代十国时,南唐李后主命冯延巳起草元宵节赏灯宴游的诏书,冯延巳以此写了一首长一点的词作《蝶恋花·元夕》。 宋代,元宵佳节加上了猜灯谜、放烟花的内容,越发热闹。苏轼就有《正月十五夜》描写这一盛况:“东风吹散三冬雪,一夜繁花遍地开。” 南宋吴自雄《春宵赏烛图》 此图描绘的是情侣在元宵佳节赏灯游玩的场景。
元代王振鹏《元宵观灯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代仇英《四时芳韵·元宵》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本幅画作绘春日景象,远处群山起伏,草木蔓发,桃花盛开,一片明媚春光。近处二人席地而坐,一人执扇掩面,一人侧身垂目,表情羞涩,似在低声喃昵细语。 古代文人作画常常表达一种“不可说,不必说”的精神境界和情愫,我们看苏轼的《潇湘烟雨图》,就是描绘烟雾迷蒙的山间远景,水波浩渺,隐现岛屿丛林。 明代周臣有一幅《春宫闲戏图》描绘的就是宫女们春天无聊的生活状态——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则采用了西方明暗法绘制的《春禧轶事·百子图》 画上描绘了乾隆皇帝与皇后一起在花园里欣赏戏曲表演的场景,旁边还有太监、宫女们围观,热闹非常。 这副画作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内。 现代艺术家齐白石老先生也有《相思》的画作,而且是多幅。 我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写的这首七律《相思》了: “人生乐事不少,乐事之中,莫乐乎秋游。秋色宜人,天高气爽,果熟林疏,风动云飘,静听松风,饱食栗实。” 齐白石将《相思》绘制在一幅秋日景观里,远山浓重,夕阳无限,老树挺拔,硕果累累。整个画面弥漫着金秋收获的喜悦。 齐白石的这件作品创作于一九五一年九月,此时他已经年过八旬,堪称“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