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五行缺什么?
1.先秦时期,《吕氏春秋》说「何谓五行」中“五”字指“五种”意思,不是数字“五”; 2.《尚书·洪范》记载武王问《九畴》于周公,其中第八畴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行,日月常明,明者善晦,阳者善阴。”(注:原文有错字,见注释);
3.汉代《淮南子·天文训》:“五行者,所以成天地之体,正万物之气也……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来描述,且把相生理解为互相助长、帮助,而非后世所说的彼此依存) 4.五行配五方和五味:东方青色,西方白色,南方赤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耳、目、口、鼻、舌 六畜:马、牛、羊、鸡、狗、猪 5.五行配四季: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土(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6.西汉的贾谊在《阴阳五行论》中将五行与季节联系起来作了解释 “水居下而主冬,冬,终也,物皆死,故其德黑。火就炎而上;故其德赤。木居中央而生,生,动也,故其德青。金从西方而来,来则肃杀,故其德白。土爰稼穑,种谷必在土,长于夏,藏宜冬,故其德黄。此五行五色,五行所出,各有所宗,故为五行本始。" 7.东汉王充《论衡•商仲季夏篇》解释五行四时运动规律:“春为发生,夏为荣长,长而变败,秋乃摧零,此变化之道也。夫生,金之母也;败,木之子也。木,水之子也。离水而长,没于水而死矣!是故春木气用事则多死;夏金气用事则多伤;秋水性用事则草木萎枯;冬火气用事则草木皆死。......木欲生火,待春夏而盛长,秋冬将死亡,未得死即自生为患。金欲胜木,当秋而金气大盛,未胜而木又自更生。火欲胜金,待火盛而金衰,金虽衰不能尽胜。水欲胜火,候至而盈满,火消则水竭,未足以胜火。土欲制水及除木邪毒,须火以治之。"
8.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用宋代唐慎微的说法:"五行者,五行之火,生于木,附于土,藏于罗卜之中"(注:“术”应为“火”) 从以上古代典籍中对五行的论述来看,五行中的“行”是运行的意思,因此五行并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种物质的运动方式/状态:
①水=流动(水流动性最强,能随形而变);
②木=生长(木的生长力最旺盛,有生发之意);
③火=温煦(火的温度最高,温煦的力量强);
④土=滋润(土可覆盖、承载,可滋养万物;"金"可切割,但"切"需借助刀等工具,并非"润")
⑤金=收敛(金的性质坚、利,且有收束性) (PS:如果按中医五行理论,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分别属于五行之一的话,那么木对应的是肝,火对应的心,金对应的可能是肺,土对应的则是脾胃,水对应的就是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