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于哪家思想?
五行的思想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提出的“相生相克”的理论,但是并不完备;战国后期由驺衍补充发展成“五行相胜”说(“五行生克”说的升级版),但尚未体系化;秦越人提出“五行休王”理论(即某一行在某一时间点最旺,下一时间点就相制)进一步完善了五行学说,但过于繁复;西汉初年的《黄帝内经》首次完整阐述了五行学说,建立了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吸收了五行学说的内容;晋代的皇甫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首次将经络与五行联系起来 ……
就这样,在无数先哲智慧的积累下,五行终于从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变成了影响深远的医学理论。
而中医理论又是建立在道家基础之上的。因为医家们发现,很多上古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都是道家们编撰的,里面蕴含的哲学思想无疑是道家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等。而且,中医理论里有很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显然是出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养生之道;又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云云,自然是出自《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的治病原则。这些原则虽然简明扼要,但是却深刻而具体地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学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