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五行属于什么?
首先,“五行的概念源于自然界的物候变化”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五行的提出与上古天文学密切相关,而天文观测的对象主要是恒星和日月运行。在周代时就有了以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以二十八星宿中的七宿分配阴阳的观念。到战国时期,有人将黄道附近的区域划分为280等份,每十五度为一“分”,并以子午线为界,将每一“分”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14个星官(相当于现代的天文台所划分的星座),共28个星官。这实际上是后来天干配十二时辰的由来——每个时辰对应一个星宫。同时,人们发现,太阳从东方升起至西方下落有一个循环过程,从而提出了“天干”的概念用以记录这种循环,并发现每次循环都包含十个阴气和十个阳气的交替,于是十干中阴阳配合便产生了。 至于金木水火土——这里的火其实就是代表太阳,水就是代表月亮,金就是代表五星(金、木、水、火、土)中的一颗星,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行星。所以,说“五行最初代表了五种基本物候现象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
其次,关于各行对应的方位,传统的记载是: 木,东方; 火,南方; 金,西方; 水,北方; 土,中央。 今天看来,这个说法并不是那么准确,毕竟地球是椭圆形而非正圆形,南北向的太阳辐射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 木,东方或东北方; 火,东南方; 金,西北方; 水,正北方; 土,中央。 因为土对应中央,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土都处在中心位置。另外,因为中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北部,多山地高原,且纬度较高,所以“金水相涵”“土木相生”相对容易理解。相反,“火土生明”“木火通明”就有些让人费解了。其实,前者指的是白天,后者则是夜晚,也就是说古人把昼夜交替时刻的太阳当作火的象征,而把午夜黄昏时的月亮看作是木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