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五行属什么?
《辞海》中记载,“翰林”,本为翰林院;明代始设翰林科,翰林成为科举的代名词;现在则多指文学、艺术。其实,翰林还有更多的含义。 翻开地图册,在我国东部有一片以“翰”命名的地界——翰淖尔(内蒙古)、翰海(新疆)、瀚海(内蒙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湖泊众多,而且都很广袤。
再查字典,我们又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以“翰”命名的地方,其汉字均写作“瀚”!看来,“翰林”很可能与浩瀚的沙漠与湖泊有关。 那么,“翰林”又怎么会与科技联系起来呢?这还要从一种官职的变迁说起。
在唐代,皇帝为了跟文人友好往来并随时咨询治国安邦之策,设立了“翰林学士”这一官职。翰林学士由文人中特别出色的数人担任。他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要极尽忠诚。因为,作为皇帝的近侍,他们必须随时待命,随叫随到,不得推脱。即使是在夜间,也要随唤随行。“翰林学士”又称“内相”。
到了宋代,宰相的办事机构从中书门下转移到外廷,翰林学士的职责发生转变,它变成了一种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的官职。但宋朝的翰林学士仍然能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议,并具有对廷臣的批答权。
明朝建立后,承袭了元朝的内阁制度。但明朝的翰林学士又有别于前朝者,它是内阁的首脑,可以单独面圣,并有参议朝政之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职位通常是由进士中的状元或榜眼担任。翰林又成了古代科举考试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