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五行属于什么?

韩楚梦韩楚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易经·系辞》中说,“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象坤”。意思是说,乾坤两卦代表了天地万物,其余六爻象征的是地下的东西。 因此上经三十卦中,除乾坤两卦外,其余60卦皆属坤,即地道;下经三十四卦,除乾、坤之外,其余64卦皆属震巽,也就是风雷水火土等五行的阴阳变化。

《洪范》中说,“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解释了何谓“成象”与“效法”,也点明了“五行”的来历(来源)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象征意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三”即是天地人之和,亦指阴阳之和,所以《周礼》有“以五行叙其情”的说法。可见古代中国人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抽象出“五行”的概念的。

而将“五行”应用于人事层面,用来解释人世间的各种关系和现象,则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事了。比如《庄子·天下》中说,惠施“以正理国,以邪败治,是以神不治,虽举天下之美,无益矣。”这里用了“五行”中的“土”字来形容君主(君王如大地一样包容并承载一切),用了“火”字来象征臣下(臣下要像火焰那样明亮而有所作用),用火生土的关系,强调了君臣之间相互滋养的重要性。至于其他“五德始终”说等等,都是把这个理论运用到人事层面的例子。

鄢舒锦鄢舒锦优质答主

“邑”字,上面是“乙”下面“宀”。《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它和土的关系——“邑,土室也。从乙,象房屋形。” 这里有一个关键之处要说明一下,在古文字中,房屋的偏旁通常写作“宀”。比如“家、字、宙”等,但“邑”的偏旁却是“乙”。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古代的房屋通常是木造的(也有石砌或砖砌的),所以这里的“乙”其实就是房屋的结构符号。

那么这种结构符号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是从房屋的结构演变而来的——先是在屋脊之上加上了一个覆盖物(瓦片),然后在房梁上又搭出一个横梁,最后形成了一个可以居住的空间。于是这个字形就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样式。 这个结构符号后来又被用在了其他字中,比如“宜”、“安”——“宜人”是指这个人适合住在屋里;“安居”是指屋子里住得安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