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五行是什么?
“毒”在中医理论中,可以理解为邪气,也可以理解为病理产物。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者,各有所利……毒气盛则麻,破气,令人暴厥……毒之与邪异名同类。”这里将“毒”和六气的风、热、湿、燥、寒等并列,并指出它们的致病特点是有相似的,但“毒”更为严重。从中医角度来看,“毒”是一种严重的外邪。
现代许多文献中,多认为“毒”是多种外来致病因素的统称[1-3]。这些致病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也包括放射线、化学药物、重金属等;再就是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高温、高湿、寒冷等气候条件,以及腌渍、霉变等食物,甚至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如愤怒、紧张等被确认为有毒性作用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报道[4]。可见,“毒”是非常广泛的致病因素。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精神活动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所以,对于外界的有害因素,只要对人体功能有着干扰或损害的作用,都可以认为是毒药。有了上述外界致病因素的认识基础,就可以进一步认识“毒”在体内的发生发展规律了。 正常情况下,机体对于外界病毒、病菌等有抵抗能力。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就会入侵,导致疾病的发生。然而,病原体仅仅是引起疾病的直接原因吗?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共同参与?近年来,有学者从体内因素方面对“毒”进行了探索。
实验研究表明,湿热体质的人群易受“毒”的伤害。这是因为湿热体质的人,体内存在痰湿及湿热,这两种物质都是良好嗜脂性,而且易于化热的性质。在外感温热病的情况下,极易化燥伤阴而酿成毒邪。同时,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人群中湿热体质的比例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有关,即南方人群多于北方人群[5]。
还有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脾气虚患者出现毒血症的概率较高[6]。这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使湿热内生;再者,脾主肌肉,脾胃虚弱,肌肉不宣,津液不行,积湿成痰,导致身体肥胖。肥胖又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当机体受到感染后,也容易发生脓毒症。虽然脾胃不是毒的来源,但是可以作为代谢毒性的靶器官。
还有一些关于“毒”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例如,丹参能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绿茶具有抗突变作用,并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效果;生姜汁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出血量、心肌耗氧量增加,还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黄芪既能加强新陈代谢,又能消除自由基,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功效等等。这些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为从内治本、预防病邪侵害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