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玉五行属什么?
“字”是形体、形态的意思,“汉”指汉字和汉族,这两个词合起来表示一种族名的概念。 “字”本身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文”即文字的“文”,下面是个“玉”,像两块玉之间的缝隙。所以“字”本义就是刻在玉器上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最早出土于新疆,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古代“字”还有名字的意思。《礼记·檀弓下》里有这样一段话:“予唯病疾,若亡曾孙。病曰:‘子子孙孙永怀悲。’今予命君西。’君子谓此言必夫死丧之属。’……君子谓此言之谓字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曾经得了病,感觉自己快死了;对子女们说:‘你们要好好继承祖先的遗产啊!’后来疾病慢慢好了起来,我对自己说:‘我还活着,我的生命还没有终结。’于是又高兴地唱起了歌。人们都说我得了病后变得神经错乱了。其实我不是发疯,我是有了字。古人有临死的时候给自己起字的习俗。我现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也可以说是得了这个字吧。” 这里的“字”显然是指“名字”或“代号”。这种风俗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了。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发现了两片书写着文字的牛胛骨(相当于现代的肋骨),其中一片上写有“甲”字,另一片上写着“字”。可见古人不仅在玉器上雕刻文字,还把文字刻在兽骨上面。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字”的字形上面部分像两只手,下面的“口”像盛放器皿的桌子,中间的一竖应该是插在器皿中的标志。整个字形应该象征着手捧器皿恭谨献祭的模样。而祭祀在古汉字中通常都带有个“示”偏旁。从这个字形可以猜想“字”的本义就是表达敬神或祭祖之意。因此汉代的《尔雅·释詁》里记载:“字,祀也。”
《诗经·大雅·大明》里有这样的诗句:“邦畿千仞,惟民所止。”“止于千仞”的“止”字,古代也有作“峙”,它是由“止”字加高耸的“高”字构成的。这个“峙”字在现代汉语里保留了“停止”的意思。不过它在古代还表示“站立”的意思。这从“仕”与“立”两个字形相似就可以看出来。 由“站”及“祭祀”我们可以猜测“字”的本义可能就是“站在尊长的位置上接受祭祀”,也就是施礼、致敬的意思。这是多么美妙的巧合,“字”的本义竟然是像祭祀那样郑重其事地写字!难怪“字”的异体字“字”在今天仍然表示“写字”的意思。真是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