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主气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我最近刚好在看《黄帝阴符经》和《黄帝内经•素问》的原文,发现里面涉及了五行的生气。 先来看看《黄帝阴符经·上篇》是怎么说的吧——(为了便于阅读,将原文中带有“天”字的句子去掉不译) “天道无情而有情,无恩而济度;地道无用而有用,无为而无不为。”“天地合气,万物化生。”“天在人在气中居,人在天中行。”“天开于子,地辟于辰,人生于午。”“天之大德日生,地之大德曰静。”“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昼为阳,夜为阴。阴阳相薄,故昼夜循环。月在天为阳,日在地为阴。月在地为阴,日在天为阳。日月相推,故寒暑往来。” 看完这段原文,是不是觉得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其实就代表了天、地、人三才?所以,后来的人根据这一段文字,编出了“天人相应”的理论。 但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的基础上的,可是中医界对这一句的理解却存在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阳”,也就是说,天地都是阳性的,阴阳都是平衡的。这样,他们就能继续延续“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只是需要调整一下顺序而已。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负”,地其实是向下的,而不是向里的。这直接否定了“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使得后世诸多医家对这个观点颇为赞同。 因为《内经》中很多理论都是建立在“天人相应”之上的,如果这一点被证伪,那么很多理论都站不住脚。 所以,现在中医界仍然在这个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 我个人看来,还是第二种说法更合理一些。因为中医理论之中,阴阳是平衡的,但是天地在人体之外,却是不平衡的。
再来看《黄帝内经•素问》原文——“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明确指出了,要适应四季的变化,不要违逆它;同时,也要适应一日的阴阳变化,不要逆之。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情绪而安居处……” 这里将季节与情绪放在一起,难道不是指春喜、夏乐、长夏安、秋悲、冬怒吗? “法于阴阳,和于术算……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这里的阴阳,肯定是指昼夜而言的了。
综上所观,《内经》之中明确提出了五行的生气。 木生的气息是温暖的,能够化生万物的;火的气息是向上的,能够推动生命的运转;土的气息是平静的,能够承载万物;金气的肃杀是为了让草木凋零而利于萌发;水的冰寒是为了克制烈火让生命安静。 这五种气,既代表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也暗含了人体的生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