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五行属性是什么?

华榕艳华榕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进,谏也,从辵,从言。段玉裁注曰:今俗别作琎,非是。 按《诗经·魏风·伐檀》注曰:琎,音近箴。《书·舜典》注曰:璡,音津。可见“琎”字古音读若“津”,而“津”在现代汉语中属于津字族。 又按段玉裁注引《庄子·秋水篇》,庄子论北海若曰:“止水之滨,曰:‘道可致而不可求。’说者曰:此语本于《庄子·天下篇》。”

我查了《庄子·天下篇》原文:“以无为有,以不足充有余。…见不足焉,则顾所以补之;见有余焉,则顾所以去之。” 这里的“顾所以去之”“顾所以补之”里的“故”字都念作“gù”。“去”、“补”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动宾结构,“去”在这里是谓语动词,“补”是及物动词。据此,“顾”在这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我把原句重新断句标点并翻译如下: 在静止的水边上,(有人)说:“道路虽然可以到达但是无法寻求。”(孔子)回答说:“求是不可以的,但可以用与之相当的东西来换取。用不充分的代替丰富的,用不足的代替有余的。(这实际上是在指责那个贪得无厌的人)。看见匮乏的就去找找用来补充它(这个说法比较委婉);看见富余的就找找用来去除它(这个说法就有点激烈了)。 孔子的这句话其实是在批判一个人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那种人,这种人其实是挺讨人嫌的。

由此再回过头来思考“琎”字的本义和演变过程。我认为“琎”就是“津”的本字,最初指舌头抵住上腭发出的声母,类似于现在说的“发齿音”或者“唇齿音”,这些发音方式的读音都可以标记为zin。这种发音方式发出来的音带有明显的“j”或“z”的辅音特征。由于这类声音在汉语中很难作为独立音节存在,所以经常和别的音节合并。当它出现在i之后时,易和“今”字混淆,因此造了一个新的字“今”。当它出现在a、o前时,就会和这些字母所代表的拼音声母相混,因此需要造新字标记。当它位于e、u之前时,会与这两个字母所指示的阳声韵尾相混,因此也需要造新字标记。“琎”字是伴随着语音演化而不断创造的新字。

荣衍坤荣衍坤优质答主

所谓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主义的思考方式,认为这五种要素是宇宙构成的要素,世界万物都是由他们推衍而成。五行各有特性,金从革,引申为坚利、强大;木从穑,引申为能运动、条达;水从寒,引申为寒冷、向下、沉着;火从热,引申为温热、向上、明亮;土从稼,引申为生化、承载。五行各有所长,彼此互相生发与制约,保持动态的平衡。这种思维模式对于分析社会、自然与人体的万事万物以及处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所谓生肖则亦称十二支,是我国特有的计算年、月、日、时的序数,这十二个数符号分别以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代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