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字属于什么五行?
“微”,从字形上看,金文中有“隹”(zhui),表示用绳线穿针引线;又有“凡”,指细小的丝;末笔是一短横,暗示着织机上的细丝线。合起来正是“微”的字形。
《说文解字》:“端,物之始也。从二,像生之上下皆尽形者也。”“妙,精微也。从少,声音之上微。”可见,“微”和“妙”的本义都跟细微、精妙有关。 古文字中,“微”和“妙”都写作“叀”或“徽”。
《周礼·考工记·梓人》记载了手工技艺的标准:“徽,五寸之矩,谓之规;徽,四寸之功,谓之方;徽,三寸之矩,谓之下扁;徽,二寸之矩,谓之旁扁。以徽测物,日南则暄,日北则凉。”其中“徽”是测量工具,用来测量日影,计算时间。
古代用晷仪测量日影的长度,以确定时辰。将立柱顶端的横木划为120等分,每个等份象征一个时辰。从中午到傍晚,日影慢慢移向一侧,每一时辰日影均移动一等份的距离。由于日影的方位随时在变化,因此需要一块刻有十二地支的标尺,即所谓的“十二辰”,来指示不同的时间段,这个标尺就叫“徽”。
古人观察日影的时候,首先得找到一个基准点——也就是测量时所置的根标。一般情况下,选择固定在地面上的大树干作为根标。为了计算方便,在树于上设置一根标竿,叫作“表”,表高一丈三尺,约合现在的3.5米。
每日下午,工匠们都要检测“徽”的精确度。方法是在“徽”的底部插上一支竹签,然后测量竹签的阴影长度。如果阴影长度和所设的标杆一样高,说明“徽”的测量准确;如果不齐,就要调整“徽”的位置或者杆的高度。只有经过精心调节,确保每一个时辰的测量都准确无误,才能制作出符合标准的乐器或兵器。 汉代刘熙著《释名•释器用》中说:“徽,绘也。会聚而画之如绣矣。”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从“徽”(hui)到“微”(wei)的演变过程——“徽”是一枚形状如同刺绣的针,“微”是由无数这样的针汇聚而成的丝绸。从此,“微”成了最常用也最常用的汉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