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姓是上古姓氏,最早来自于部落的名称或者部落领袖的名字。 《礼记》“天子之姓曰‘武’”;“舜之姓曰‘姚’”,可见姓和氏不一样,它是血统的标志。 氏最早是一种族号,后来成为姓氏的一部分。战国以后,姓氏的概念逐渐模糊。 秦统一六国后,颁布诏书说:“朕始姓赵”(《史记·秦始皇本纪》)。这里的姓应该指的是氏,因为古代姓、氏都有姓氏的意思。 《通志·氏族略序》云: “盖姓别婚姻,氏别子孙。”可见姓表示同姓内婚的关系,氏作为姓的后代分支,是用来区分不同姓的内婚群体。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对于黄帝姓氏的起源有这样的记载: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人。据说是炎帝神农氏后裔颛顼的儿子,姬姓,名叫轩辕,号称黄帝,也就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的妃子嫘祖,姓侯氏。他们的后代有个叫昌意的人是黄帝正妃嫘祖的儿子,因为出生在若水(今四川理县境),于是他的姓氏就是若水,又称“若水氏”。而他的妻子玉阳氏所生的儿子高阳,因居住在涿鹿(今属河北),所以得姓涿鹿。又据传,黄帝有两个女儿,大公主叫颛孙,小公主叫宓戏。
有一次两姐妹和爹娘一起在洛河戏水,因此大姐的姓就叫作“宓”,而小妹的姓则叫“姬”。这种以地名为姓的方式很具有特点,所以史书上经常看到有人姓“何”或姓“姜”。 比如商朝的开国君主契,因为是舜的臣子,被封在商(今陕西旬邑县东),其后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称商氏。
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封地在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季厉之子昌意,因住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附近,被尊称为“镐京氏”。 类似的还有周武王的母亲大姒,姓姜,因为是在妫水边出嫁的,所以又被称为“妫汭”(rui四声)氏。 而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出走他乡,途中饥餐渴饮、风餐露宿,终于来到卫国境内一个地名叫做“蒲城”的地方,重耳及其随从都累得筋疲力尽,于是就以地为姓称“蒲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