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其将所有的汉字归为十五部,其中“文”属于“文”部的字都带有“文”或者“言”旁;而凡是“汶”字的部首都是三点水,于是古人便认为此二字不是一个部首的字,不能相通。但是古代文字是象形的,而且很多文字有相同的意思和读音的时候就会相互借用,所以就有了后来的演变和发展。
关于这一点在现代汉语字典中都有解释: “汶”最早见于甲骨文中,本义指河水,一说指大汶河或汶水(即今山东的大汶河),古属泗水支流。周时以汶水为济水的支流,故也借泛指济水;战国楚屈原《离骚》:“淹回宛滞留徂兮,余焉能忘乃故涯?”王逸注: 谓济、漯之川也.又通作汶:汉《乐府·陌上桑》:“东施效颦莫相笑,邯郸学步欲何归?” 又因汶水出泰山,东北至济入济,故又引申为东向、东北向的意思。如唐杜甫《望岳》诗之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又因为汶水与梁山夹济水合流,故又用以代指梁山。如北宋苏轼词集《东坡乐府》卷下之《念奴娇 ·过泗州》中有句云:“晚吹催帆,寄流水,飞雨染汶。 ”
至于为什么后来“汶”被用来代替“文”呢?这还要从古代的造字法说起,所谓的文字的起源就是图画,因此每个字都是有意义的,比如“人”这个字最初就是画一个人形,那么“汶”和“文”这两个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有一种祭祀用的礼器叫“鼎”(参见图片1),上面的纹饰就叫“汶”。同时由于鼎在古代是国之重器,因此这种花纹也被看作一种美和尊贵的象征,人们用他的形状来作为文字的一部分。另外,当时“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表示多,比如“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次数之多;再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表示数量之大等等。于是在“汶”的基础上加一个“三条横线”就成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