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在五行中属什么?
“五音”是中国乐律学用固定唱名的记谱方法,把音按发声方法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声调(现代汉语的“调式”概念与之不同)。 “五声”则是中国音乐传统的五个基本音阶(或称“音级”“音列”“调式”),即宫、商、角、徵、羽(古有“宫徽商羽”之说,“徽”与“商”相对,故“商徽羽宫”亦为五声);或称“正声”(相对于“变声”),又称为“本位音”;另有偏音。
五声的命名来源于宫商角徵羽五种发音,由于不同的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音阶”和“调式”因此有不同的称呼 中国的传统乐器大多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如古筝、琵琶等弹拨乐器以及唢呐、二胡等管弦类乐器。 五音在中国古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种记谱方法而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吕氏春秋》说: “五音不绝于耳目,以听宫商之音。”这里所讲的宫商之音实际上就是五声。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五声的记载了。那么这五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音乐的根源在于人的情感表达的需要和抒发愿望的表达方式。而情感表达往往通过动作、表情等来体现出来或者说是用某种东西来代表它的内涵从而使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音乐是人类情感的抽象化表现形式它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而这种抽象化的形式一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所以人们常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可以称之为耳朵的艺术这是因为人的听觉是最敏感的也是最能够接受到外界信息的器官之一;同时它还具备着一种功能——传递信息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交流的功能。所以说音乐也是一种语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五声音阶实际上是人们为了便于对音乐的记录、理解、传播与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或者说它是一种艺术加工的手段而已并不能够代表原始的音乐形态更不能把它当作是音乐的本质特征去对待否则就会出现以形补形或以神补神的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