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五行属于什么?
木,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这个“屋”原指藏书之处,也就是书库。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屋”字上面是“瓦”,代表房子;下面则是“土”,表示土地,合起来就是房屋和土地的意思。而“书”字的繁体字“書”上就有“木”了(现在简化字没有体现出“木”),《说文》中有解释,“書,箸也。从聿一,象形。”意思是说书写必须用“竹”,其实也就是木头做的笔来书写。所以说看书就是接受阳光雨露般的恩赐——树木吸收日光,经过复杂的过程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晚上或阴雨天释放出来,供万物生长。书籍也是如此,作者把智慧浓缩在纸墨里,我们读者通过阅读摄取营养,得以成长。所以看书就等同于吸取知识养分,这和植物光合一脉相承。 不过话说回来,人吸收知识的渠道很多,不只有看书一种方式。但是在我看来,其它方式的吸收效果远不如看书那么直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除了极少数文盲外,大多数人都能识字并会读写,这就为读书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当然,有人会问那古文字不识怎么办?举个例子说明,比如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很多方剂都是用金、银、铜、铁、石等制成的,如果古文字不通的话,就很难分辨什么是“金”什么是“银”,更别说配制药物了。古人造字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这点,这些金属性的字一般都带有“钅”旁,很容易识别。再比如古时交通不便,地大物博,为了便于认读,人们会把相同声调的汉字汇集在一起,成为一字之林——“音序检字法”。
此外还有部首检字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满足大众识读的需要才产生的。看书学习是一种最平等最有效率获得知识的途径,每个人都能够轻松驾驭,不用靠文盲率作为补充。因此看书学习被古今中外视作获取知识、培养智慧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形式。 我非常喜欢看书,看到好书常常是爱不释手。在我小的时候,生活条件很苦,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但我依然能从家里借到书看。记得有次过年,别人家都吃团圆饭,而我们却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着借来的《水浒传》,我哥还边看边给我讲解,如今想起那份温馨还在心底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