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五行属什么?
1、五行的意义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对应的颜色和自然现象。 古人依据对自然界观察所得,将天地之间所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抽象为五种类别,用阴阳来区分它们的属性,用五行来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相生相克,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五行的“行”字,有行者、行为之意。《尚书·洪范》中有注云:“行,道也。”“五行”,是指“五种德行”或“五类德行”。 所以,所谓的“五行”,其实还是指五种德性,这种德性是人类应该具备的,也是人类社会应该倡导的。
2、五行的来源
关于五行这一概念的由来,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管仲所著的《管子》一书。不过,《管子》一书所说的五行,是与“礼义贤智忠信”等对应提的,意思是人应该有这五个方面的品行。 战国中后期的著作如《庄子》和《荀子》中也提到了五行,不过这里的五行与四季相对应,被赋予了自然的属性和色彩——“天有一气,地有一方,上有四时,下有五行。”
3、五行的归属 随着阴阳学说在汉代的地位得到确认,五行学说也被纳入其中。《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已完全属于中医的范畴了。它把人体的五脏归类到五行中去,认为心属火、肝属木、肾属水、脾属土、肺属金,并同时给出相应的五色,相应的五味,相应的时间(辰时),以及相应的性格特点等等。 不仅如此,《内经》还提出了“五行相胜”的观点:“五脏之中某一脏之病,往往可以因其他四脏功能失调而致……即所谓‘五脏有病,中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