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五行属性几画?
《康熙字典》中“德”字的五行是:火。 《周易》中说“坤为地、为母,艮为山、为男。山地明夷卦,利艰贞,小人用凶。”其文言:“昭昭,明之极也。内明于已,而外德于物。”故德字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上面的“悳(音同“德”)”字,古文作“惪”,读如“直”[1],有“直”的意思。下面的“土”指土地和人民。整个字的意思就是把光明施予大地和人民。所以“德”字的本义就是光明正大的意思。引申表示德行,道德,还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意思。
清·王引之《尔雅音图·释言》:“德者,言得也。” 他举例解释道:“人之所以为人,由眉目口鼻之所作;牛马犬豕之所以为兽,由角齿毛之所作。……今有美色而视者不睹,谓之不见;有声而听者不闻,谓之声不属。故有明德而惠者不察,谓之道不行。”[2]“德”字还通“得”,表示获得的意思。
关于“德”的文字训诂,还可以参考清代学者朱骏声的著作《说文通训定声》。
德字的拼音是dé,德字五行属德,德字一共十一笔画。
“德”,会意字。从彳从目从心是行、视、心皆端正的意思,故字义有道义、品行、美德等。
德字的字义是合宜的品质、思想、言论、行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是“三纲五常”。在古代,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字,它包括仁、义、礼、智、信五方面。过去人们常说:“五常尽备谓之德。”
德字常与“得”字通用。《说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又:“德,升也。”许慎认为“得”和“升”都是“德”的本义,是会意字。
德字,还包含有“感激”、“感恩”的意思。如“感恩戴德”、“永世不忘君王之德”中的“德”字即为此意。过去人们常称皇帝为“陛下”,“陛”的本意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呼皇帝,就用“陛下”“万岁”等来称皇帝和表示对皇帝的感激。此外,过去人们常说的“圣上”、“圣驾”、“皇上”、“皇上万寿”、“万万岁”、“万万万岁”、“万万万万岁”等说法也都包含着对“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