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五行解释胃病?
首先,五行的来源就与脾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就有提到“脾胃者,仓廪之官”,意为胃就像仓库一样,储藏并运化水谷精微。而人体的物质基础来源于五谷杂粮,因此五脏六腑都要依赖脾胃来提供能量和原料,如果脾胃虚弱就容易出现气血不足、营养匮乏、气血运行受阻等情况。
其次,中医理论中,五行不仅代表着五脏,同时也指代着人体上的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各个部位,因此用五行来阐述脾胃疾病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例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脾病,其色黄”,黄色属于土行,与脾相对应,当脾脏出现问题时,人的肤色就会呈现黄色;同时还有“肺病,其色白”“肾病,其色黑”“心脏病,其色红”“肝炎,其色青”……这就像是照着镜子去观察身体的变化,非常直观。
再者,中医将人划分为阴、阳两气,而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对应着阴阳两种属性,如木曰“曲直”,有生长、升发、条达之功,属阳;火曰“炎上”,具有发热、亢奋、向上之象,亦属阳。而脾胃位于中焦,为阳气升降的枢纽,因此脾胃也具有阴平阳密、出入有常的特点,若是这种规律遭到打破,就会出现病理变化。
比如,木克土,如果肝气太旺容易损伤脾气,出现腹胀、腹泻、食欲差等症状;火上炎,容易灼伤脾胃之阴而出现口干、口臭、口苦、大便干结等;金克木,脾虚生痰,痰湿蕴郁,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这些都是由五行失常导致的。 最后,在中医的经络系统中,除了十二正经之外,还有奇经八脉以及浮络、孙络等细小脉络,而这些经络都是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
其中,八脉中的冲脉、带脉皆起于胞宫,并与脾胃有密切联系,《类经·经脉》中就提到过“冲脉者,阳明之别,起于足大肠经分肉之间……”,说明冲脉与胃经相通,另外,冲脉还具有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